環境監測面臨的一大困境就是人員不能勝任環境監測任務。環境監測人員的素質需要加強,目前,主要有幾下幾大問題。
一是環境監測人員工作定位低。部分地方環保管理部門對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仍然停留在環境監測站只是環境保護局的附屬部門,只要做好簡單的采樣分析工作即可,在環境監測系統內部也有一些同志存在重科研、輕監測的觀念。過低的工作定位導致部分地方環境監測部門人員構成長期不合理,人員知識結構不完善。
二是環境監測專業性人才短缺環境監測專業性較強,而目前在環境監測人才隊伍中,環保相關專業人才僅占不到34%,其中省、市級環保相關專業人才分別占本級監測人才的50%、40%,縣級環保相關專業人才僅占到25%,專業性人才短缺仍是環境監測工作的軟肋。另外,由于各大高校已取消環境監測專業,人才在業務方面基本能夠通過培訓、傳幫帶等滿足需求,但長期看不利于監測科研工作的開展。
三是新興專業性人才供大于求隨著諸如空氣自動監測等工作的發展,除了需要傳統的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分析化學等專業人才,與自動監測、實驗室分析緊密相關的計算機、自動化控制、熱動力等專業人才也成為新的需求。一方面,該類人才在社會上平均薪酬待遇較高,環境監測站競爭優勢不大,很難招聘到合適人才;另一方面,很多環境監測站沒有招聘權,特別是有些地方事業單位由人事局按類似公務員考錄形式直接招聘,有時并不能招到適合專業技術崗位的人才。
四是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緊缺。
五是對監測人才培養不足各級環境監測部門在人才培養環節上重用輕養,重引進輕培養,或以培訓代替培養;在人才使用環節上重硬輕軟,重視實驗室、設備等硬環境,忽視人盡其才的軟環境,人才能力評價、績效考核與成果獎勵體系不完備,激勵性機制不完善,影響了人才素質的提高。
要做好環境監測工作,人才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如何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是值得關注的問題。環境監測離不開人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