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控制技術就是控制環境監測質量,它是質量分析技術與污染治理的前提。環境監測質量高,布點均衡、操作規范、儀器精密、耗材標準、技術得當,就會取得可靠的監測數據,為環境質量分析與環境污染治理提供正確的數據支撐。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涉及到環境、人員,儀器、技術、耗材等多種要素。必須全方位控制,多方位入手。
環境監測質量的控制首先是監測人員的職業素質。監測人員必須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對監測數據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同時,要熟練準確地掌握操作技能,嚴格操作規程,秉持環境監測管理辦法和相關技術規范,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對監測數據實事求是,勇于承責與擔當。
其次是設備質量的控制。環境監測儀器的性能直接關系到監測數據的精確性和準確率。監測儀器首先必須是符合規范和標準的、有資質的企業生產的、并有合法的計量鑒定機構鑒定的、校準合格使用的設備。對于常年失修的、性能不穩定的,堅決拒絕使用。要建立完整的儀器使用檔案,對于合格證、說明書、校驗報告、調試報告、審驗登記等,必須有完備的檔備記錄,確保以監測儀器的準確性和可續性。
最后是技術控制與環境控制。環境監測技術首先要符合國家標準要求,也要符合行業內的監測標準,采取權威機構認證的監測技術。同時監測人員必須具有操作該環境監測項目的合格證。環境的真實性與穩定性,直接關系到環境監測結果的精確性。要確保正常的環境監測條件,盡量避免溫度、濕度、氣流、垃圾、陽光等多種外在因素的影響。要嚴格按照要求封閉房間,確保封閉時間。胚房測試一定要封閉一小時以上。對于裝修完剛入住的房屋,必須封閉12小時以上。對氮的檢測要求封閉時間不低于24小時。只有確保封閉時間,才能得到科學的環境監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