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在線監控系統的運維,國家和部分地方也有明確的技術規范:
對于在線監控系統的運維,國家和部分地方也有明確的技術規范要求。對于大氣污染物在線監控系統,我國有《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HJ75-2007)進行規范;對于水污染物在線監控系統,山東省有《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維護技術規范》(DB37/T4079-2020)進行規范。
如在《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第9條中,規定了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技術驗收的總體要求、技術驗收條件、CEMS技術驗收指標和聯網驗收等具體規范要求;在第11條規定了定期校準、定期維護、定期校驗、CEMS定期校準校驗技術指標要求及數據失控時段的判別與修約等規范內容。
上述技術規范,為排污企業正常運維在線監控系統提供了技術遵循,也是環境執法中判定在線監控系統是否正常運行的主要技術依據。
《環境保護法》第六條第一款規定了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第三款進一步明確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義務以及應當依法承擔其所造成環境損害的民事責任。
《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三條也規定,重點排污單位還應當按照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并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其第二十四條第一款進一步規定,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對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