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冬奧會開賽以來,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的監測數據顯示,北京市、張家口市的空氣質量每天都保持優良水平。需要注意的是,這份漂亮的“成績單”并不是短期練就的,而是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的結果。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1年,張家口市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34、32、31、29、25、23.5、23.4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連續7年持續下降。在2021年,張家口先后組織實施了2-3月大氣污染治理攻堅,4月、9月揚塵污染防治攻堅和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等行動,強化重點區域、領域、時段綜合治理,科學精準做好各季節、各時段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
在低碳發展方面,多年來,北京市持續聚焦能源、建筑、交通等領域的碳減排,2021年萬元GDP碳強度約為0.41噸,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保持優水平,并比2015年下降28%以上。發展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的產業。北京市、張家口市在藍天保衛戰中不斷刷新的數據,反映了兩市在大氣污染防治、綠色低碳發展中做出的探索和努力。
從2013年9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到2018年7月提出《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再到2021年11月印發《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近些年來,我國在治污攻堅方面不斷向縱深推進。目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已經進入快車道,所觸及的矛盾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廣,需要全社會協同共治,在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廣度上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讓藍天常在、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