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由現場數據采集端、數據傳輸端以及監控中心端三部分組成。現場數據采集端可通過傳感器對當前大氣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溫度、濕度、系顆粒物等數值進行監測和采集;數據傳輸端則由工業級DTU在前端和監控中心建立數據通道,將前端采集的數據結構經由網絡傳輸至監控中心進行備份和展現;監控中心則對于所傳輸而來的實時數據進行接收、存儲、處理、統計分析并提供實時數據查詢等任務。
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的應用意義不僅僅是監測數值,查看基礎數據,更是通過標準的監測方法建立統一監管、統一評估、統一協調的工作機制,以達到消減大氣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氣質量、增強區域環境保護、扎實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目的。通過標定環境監測標準數值,搭配其他監測儀器,判斷儀器數值是否準確以及環境污染程度,追溯污染源頭,將點位管理和區域管理聯動結合,提升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整體水平。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員密集型場所、公共場所、綠色建筑等,在構建智慧、監控場所的同時均會不同程度的考慮到室內的空氣質量問題,而是否要引入空氣質量監測系統也會是綜合考量及評估建筑空間的健康水平的重要選項之一。系統的建立可以協助制定大氣污染事故預報、預警和應急處理預案,完善環境信息發布制度,實現重點區域監測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