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經常在辦公室一待就是8-12小時,辦公建筑的室內環境質量也直接影響建筑內人員的身體健康,用環境監測系統對辦公建筑室內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和調控,就成了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
隨著物聯網和各類新型信息技術的發展,綠色建筑和智慧建筑在建設的同時就已經配備了完善的環境監測系統,同時我國也在逐步推進既有建筑的改造,降低建筑碳排放,推進綠色建筑發展,使建筑在節能減排的同時,滿足人們的舒適性要求。
環境監測系統的安裝配置就是既有建筑改造的一環,通過監測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甲醛、VOC、PM2.5、PM10和氨氣等主要空氣質量指標,可以分析建筑室內環境變化情況,及時對空調、新風系統進行自動化調節,提升建筑室內環境質量和舒適度。
環境監測系統是怎么提高室內建筑環境舒適度的?
以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的檢測值和調整為例,環境監測系統可以對辦公建筑內不同空間分區監測,采集人員密集區域和人員稀少區域的空氣質量參數。從而通過空調末端調整不同空間內的溫度、濕度,實現分室控制。
空氣監測系統收集到的參數也為新風系統的改造提供依據,在新增過濾段、濕膜加濕段等基礎上,實現新風凈化、加濕等功能。
室內環境監測系統近年來越發受到環保與智慧建筑領域的關注,人們漸漸發現某些疾病的起因是因為室內環境污染造成的,然而環境污染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們很難準確掌握室內環境狀況,而環境監測系統為人們進行室內環境監測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手段。
聞道有先后,文章有遺漏,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