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具備實時監控與數據采集系統、中心數據庫、質控與審核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和環境空氣質量信息發布系統等子系統。
對系統的總體目標功能化,通過系統將實現以下功能目標:
實時監控與數據釆集系統(SCADA):SCADA定時和實時監控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伩器設備運行情況和監測數據。實現數據的統一采集,并可通過多種傳輸方式將現場的監測信息傳輸到數據庫管理系統中,供前端系統訪問,另外還具備故障報警、數據補發等功能。
中心數據庫:應用數據庫技術構建環境監測數據的中心數據庫,科學地存儲環境空氣監測點位的空間信息數據、辦公數據、地圖數據、屬性數據,對辦公數據動態管理,對屬性數據庫和空間信息數據庫實時更新。
質控與審核系統:對傳輸到系統平臺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進行準確性、有效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檢查與審核,對不合格數據實施人工審核,進一步提高數據的質量,并支持手工監測數據與自動監測數據對比,對異常數據自動報警,審核完成后按環境要素監測數據特點自動同步相關歷史數據,保證數據的一致性。
信息管理系統:對監測數據進行管理,使其具備監測數據和空間數據接收、存儲、分析等功能,實現對環境空氣監測實時數據以及歷史數據的管理、查詢、分析和維護。
監測信息可視化系統:基于地理信息平臺,實現環境空氣質量監測信息可視化,在電子地圖上對全市的各個監測站信息實現管理、查詢、更新。
統計報表系統:系統提供豐富的數據輸出報表統計功能,包括良好率排名、送局日報、空氣質量指數、任意時段報表等。環境質量變化以不同模式報表、圖形(曲線、餅狀圖、柱狀圖)等方式顯示,并分析監測數據以此研究環境空氣質量數據的變化趨勢。
基礎信息管理系統:對環境空氣基礎信息進行管理,采用模塊化設計思想,動態管理基礎信息數據庫,保證了系統的健壯性和可使系統能夠具備自動啟停和控制的功能,環境監測系統能夠結合能見度監測和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各子系統功能擴展性。靈活的模塊配置可以最小的開發成本,滿足不同用戶定制的需求,使系統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
環境空氣質量信息發布系統:用戶通過網頁瀏覽器可快速訪問發布在網絡上的空氣質量信息,系統具有時效性高、受眾面廣和交互性強的特點。發布內容包括兩部分,一是各監測站點SO2、NO2、CO、O3、PM10及PM2.5六項指標的實時小時濃度值、最近24小時O3濃度均值為最近8小時濃度均值、AQI指數和責任區域。而是結合我市能見度監測實際,發布各監測點位能見度實時小時值和實時圖片、轄區內呈現“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狀況。
以上就是三水智能化整理的“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的各個子系統有哪些功能?”相關內容,希望對讀者了解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的子系統和功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