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內空氣質量監測的過程中,樣品采集也就是采樣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很多時候,采樣的質量會有所偏差,到底是哪些原因會影響空氣質量監測采樣質量呢?
一、現場采樣工作不夠規范
在展開室內空氣質量監測現場采樣工作時,部分監測人員沒有嚴格依照相應標準進行操作,從而導致采樣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在進行采樣之前,缺乏必要的準備工作,例如環境監測設備測定和保養、監測點位規劃等存在問題,將會嚴重影響最終空氣質量監測的采樣質量。在空氣質量監測采樣過程中,沒有按照標準操作環境監測儀器等問題,也會導致空氣質量監測結果受到巨大影響。
二、監測人員綜合素質偏低
我國室內空氣質量監測事業起步較晚,還存在諸多缺陷,更缺少大量專業人才。實際上,許多監測人員都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甚至缺少專門的培訓。這樣一來,就使得監測人員不了解相關標準與規范、對操作程序的認知存在偏差及錯誤等問題普遍存在,難以滿足空氣質量監測工作的專業性要求,直接導致采樣質量無法達到相應標準。
三、樣品保存管理存在缺陷
在室內空氣質量監測現場采樣工作結束之后,需要對樣品進行合理的保存和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保障樣品質量。但是,空氣樣品本身就容易在各種條件的影響下而發生變化,再加上樣品保存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工作人員保存不當等原因的影響,往往導致樣品的質量很容易因為保存管理問題而受影響,對空氣質量監測結果的真實性與準確性造成破壞。
如上文所述,現場采樣工作不夠規范、監測人員綜合素質偏低以及樣品保存管理存在缺陷都會導致室內空氣質量監測采樣質量過低,導致空氣質量監測結果有所偏差,所以一定要重視空氣質量監測的采樣過程,保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