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成室內環境監測的總體工程,就要從產品的選擇、網絡通訊的接入、實際的應用等多角度全方位衡量。下面對其性能需求進行分析。
首先是多因子監測。考慮到室內環境的因素的多樣性,為了全面保持室內環境的清潔,必須要實現對室內溫濕度、PM2.5、PM10、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和氧氣等環境因子的同時監測。這就要將多種數字傳感器組合在一起,形成傳感器檢測陣列,其中選取的傳感器應該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等特點。
其次是高性價比處理器。由于主控芯片需要同時通過串口接收六種傳感器上傳的數據,又需要處理來自單總線上傳的數據,并且還要及時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這就要求處理器不僅有豐富的擴展接口,還需要有穩定、高效的處理速度。由于我們最終要研發是的環境監測儀器,因而在芯片的選取上還要兼顧芯片的成本與功耗問題。
再次是遠程監測。室內環境監測的設計要將對室內環境因子進行遠程監測。監測儀一體機通過無線Wi-Fi技術和Socket網絡通信技術將數據信息從硬件實體發送至上位機系統軟件。用戶通過電腦登錄環境監測客戶端軟件便可以遠程查看室內的環境信息,以便及時作出相應調整。
最后是實時時鐘系統。為了提升室內環境監測的實用價值,加入了實時時鐘系統,通過液晶屏查看室內環境質量的同時,又能看時間與日期,還具有設定時鐘和鬧鐘的功能,滿足人們對個性化的追求。
室內環境監測提供給用戶的是對于室內環境的享受,而提供給研發者的則是對于實際應用中設計方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