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境監測的不同原理,環境質量標準中有兩種監測顆粒物的方法:微振蕩平衡法和β射線法。微振蕩平衡法利用采樣濾波器的振動頻率與顆粒物的重量之間的線性關系,并通過振動頻率來計算顆粒物的重量。β射線法使用β射線的衰減來確定顆粒物質的質量增加之間的關系,以計算顆粒物質的質量濃度。當PM10和PM2.5采用不同的監控方法時,監控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
具體而言,國際上常用的顆粒監測方法主要包括振蕩平衡法,結合膜動態補償系統方法的振蕩平衡法和β射線法。為了在振蕩平衡法的監測過程中防止空氣中的水分對監測過程的影響,有必要在將樣品收集到50°C后加熱并保持濾膜。在此過程中,顆粒物質中的一些揮發性成分將揮發。振蕩天平與膜動態補償方法相結合,由于增加了樣品氣體除濕裝置,因此無需在高溫下加熱樣品,并采用補償系統補償了揮發性成分的損失。因此,結合了振動平衡法。通過膜動態補償法測得的結果高于振動平衡法。對于β射線法,當采樣管在恒定溫度下加熱時,加熱溫度還會導致顆粒中揮發性成分的損失;當使用動態加熱時,可根據空氣中的相對濕度自動調節加熱溫度,以防止采樣。在冷凝管時,可最大程度地減少加熱采樣管引起的揮發性成分的損失,因此監測結果為高于恒溫加熱方法。目前,國內外尚無統一的PM10自動監測方法。例如,在美國公認的自動PM10監測方法是振蕩平衡法,而在英國,它是結合膜動態補償系統方法的振蕩平衡法。隨著人們對顆粒物自動監測技術的認識的加深,在進行PM2.5自動監測時,國內外普遍要求使用β射線加動態加熱系統的方法以及將振動平衡與膜動相結合的方法。
在上述顆粒物監測中不同環境監測方法的比較表明,它們之間存在明顯的偏差。在我國,環境質量標準沒有規定揮發性成分的補償方法和采樣管的加熱方法。在國家環境監測網絡的能力建設中,僅需將PM2.5監測方法與膜動態補償系統方法,β射線加動態加熱系統方法相結合即可達到擺輪平衡。對于PM10監視方法沒有明確的要求。因此,監視方法之間的差異可能導致數據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