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空氣污染問題越來越重視,空氣質量實時監測也處于逐步完善中,空氣質量監測能有效的改善我國的空氣狀況,為政府進行空氣環境的改善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我國的空氣質量實時監測工作自上世紀70年代來已經開展了50年,在這半個世紀中,我國的空氣質量監測技術有了一定的發展,空氣質量監測制度進行了一定的完善,2012年國家更是出臺了對環保產業各部門各行業詳細規劃。我國的空氣質量監測工作技術多為參考國外,很多技術設備也是從國外引進的,我國的空氣質量監測設備在配備方面以城市為單位,各城市根據自己城市的需要進行自主配置,并以城市為單位進行數據收集。
我國在監測方法方面采取統一標準,監測的主要內容為PM10、PM2.5、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監測周期為每天零時至24時,在數據分析方面是對監測的24小時中的數據進行取平均值的計算方法。除了直接監測污染因子外,各級空氣自動站還設有氣象參數儀、能見度儀和城市攝影系統,這些設備都能為政府制定污染政策提供依據。我國同時還實行手工監測空氣質量的方法,監測周期為一個月,監測內容是對降塵和硫酸鹽化速率的監測。
從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我國雖然十分重視空氣質量實時監測,但空氣質量監測中也有一定的問題,制度也不夠完善,我國應加大對這項工作的投入力度,使空氣質量監測能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