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農業大國,為給農作物創造合適的生長環境,需要實時關注各項環境指標是否正常,傳統的人工現場監測已無法滿足需求。環境監控系統通過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融合了物聯網、信息化、自動化等技術,利用部署在大棚內的各類傳感器節點采集土壤水分、溫度、濕度、光照、CO2等環境信息,實現無線采集、無線傳輸、視頻監控、異地監控等功能,不僅解放了勞動力,降低了生產成本,還能調節農作物產期,提高生產率。
環境采集節點主要由環境傳感器、控制器和WIFI模塊組成,其中常用的環境傳感器包括光照度傳感器、空氣溫濕度傳感器及土壤溫濕度傳感器。控制器通過IIC協議與485協議等實現對數字傳感器的數據采集,并通過UART將數據轉送給WIFI模塊。WIFI模塊、無線攝像頭、移動終端等于WIFI基站建立連接,并由基站通過光纖將數據傳輸至環境監控系統中心,實現遠程PC和移動終端的實時監測溫室大棚內環境數據。
溫室環境監控系統具有以下功能:
1. 實時數據監測:查詢各測點的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溫濕度等信息,并通過數字和曲線圖的方式展現。
2. 歷史數據查詢:查看不同測點在某時間段內所采集的環境數據與統計信息,支持excel表格導出,方便園區工作人員管理。
3. 設備安全報警:環境監控系統分別針對不同環境因子設置相應的警戒線數值,一旦測點的監測數據超過警戒線,將生成報警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