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海洋環境監控系統技術不斷更新完善,監測儀器性能已經有大幅提高。傳感技術的發展使海洋環境監測真正進入實時化和立體化時代。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洋環境監測呈現“多元化、實時化、長時序、立體化”的發展趨勢。一方面國家和區域的海洋環境監控系統在關鍵海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海洋環境監測資源共享與全球化監測網絡成為一種趨勢。
海洋環境監控系統主要有兩方面優勢:一是采用原位監測的手段能夠實時在線反映海洋環境的變化情況;二是采用自動監測,大大減少了人力投入,方便獲得連續、穩定、長期的監測數據。
原位監測是指對原位測試對象采用安裝傳感器、采集器、通信器等方式,進行自動化、電子化、數字化、聯網化的連續、動態、實時更新數據的原位測試。早期海洋環境監測部分環境要素是通過海上樣品采集,帶回實驗室分析監測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將待監測的環境要素與海洋環境脫離,不能真實地反映海洋環境狀況,也不能獲取連續實時的數據。
隨著傳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海洋自動監測技術迅速崛起,目前各海洋強國都組建了適用于海洋動力學要素和海洋環境污染物的同步自動觀測網絡。包括岸基海洋環境自動監測平臺、自動監測浮標、淺標和海床基固定及移動自動監測平臺,如何研制體積小、耗能低、數據實時傳輸、適應海洋復雜環境、多功能多參數、可長時間連續穩定工作的自動監測系統,仍是未來海洋環境監測發展的重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