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基于無線傳輸系統,將PM2.5、CO2、溫度、濕度、CO、甲醛、TVOC、O3、噪聲等監測數據上傳到云平臺,所有監測參數可根據項目要求做實際調整,數據經后臺采集分析后自動在PC端、移動端進行展示和超標報警。
系統監測傳感器的布點位置和數量根據建筑區域用途、空間大小、污染物分布而確定,要能正確反映不同區域的室內空氣質量,監控不同區域重點污染物。
室內原則上小于100平方米的房間宜設1個傳感器監測點位;1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的房間設2-3個點;500平方米以上至少設3個點。室內大空間區間需設置多個監測傳感器時應根據場地區域分類進行,室內傳感器可設置在墻壁上,若有條件也可設置在公共區域。
應避開通風口,離門窗距離應大于1米;傳感器的設置高度原則上與人的呼吸帶高度一致,一般相對高度在0.5米到1.5米之間。也可根據房間的使用功能,人群的高低以及在房間立、坐或臥時間的長短,來選擇采樣高度。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地下車庫區域宜設置在300平方米到400平方米空間內設1個一氧化碳傳感器或每個防火分區設置1個傳感器,若防火分區超過500平方米則應根據超出面積增加傳感器數量,安裝位置通常據天花板30厘米左右,且應避開排風風機、車輛進出通道等。
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可廣泛應用在智能家庭、智慧樓宇、生產車間等有特殊環境要求的室內環境,結合物聯網環境質量平臺,將各監測分散點位統一監控,對環境監測實現數字化信息管理,在滿足更加有效管控的同時也節省了人力、物力等經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