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浸監測系統可通過匯聚氣象、監測、監控等多維度數據資源,實現全要素展示、防汛感知、防汛管理、指揮調度、監測預警等功能于一體。應用水位計、AI水尺、攝像頭等智能物聯設備,將雨情、水情、歷史積水點、重點區域等信息,通過互聯網傳輸至大數據管理中心,智慧城市管理平臺,可實現防汛排澇“全景圖像化”,實現一屏看全局、一屏觀態勢,為城區防汛排澇指揮工作提供高質量輔助信息,確保城市防汛工作從汛前、汛中、汛后全流程管理,實現防汛決策指揮調度的“時效、可視、共享”。
減災救災能力是檢驗現代化城市治理水平和安全系數的重要指標。近年來,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引起城市水文特性的顯著變化:城市房屋建筑密集,混凝土覆蓋面積增大,雨水滲透減少,雨水滯留與調蓄功能下降;城市地下設施開發利用率普遍提高、城市經濟類型的多元化及資產的高密集性使城市的綜合承災能力脆弱,使得在同等致災條件下災害損失總量必然增大。
(1)在線監測:水浸監測系統以GIS地理信息系統、模擬數據圖在線視頻等多種方式,全方位體現低洼區域積水的實際運行參數情況,保證監測信息全面、及時、準確。
(2)排澇管理:對排澇及相應的預案信息、基礎資料、周邊環境、數據報表等進行集中管理,使排澇管理更加信息化、自動化。
(3)預報預警:實時分析各監測數據,對出現的預報預警情況,進行在低洼區LED提示牌展示,確保信息得到及時處理。
(4)系統管理:為信息發布平臺提供了良好管理支持,使信息發布平臺更加靈活、更易擴展。